对大人来说,带孩子有时是一件特痛苦的事,尤其是那些不让人省心的熊孩子,稍不留神就让人血压上升、急火攻心。碰见屡教不改的小祖宗们,平时再怎么温润如玉的父母也难免会变身金毛狮王、灭绝师太对着孩子厉声斥责。
管教孩子虽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不过在教育的同时也要讲究技巧。否则稍有不慎就很可能祸从口出,从而在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难以磨灭的阴影。所以本周,我们特地搜罗了7句非常容易伤到孩子的话,以及在同样语境下既能表达自己的意思又不伤到孩子的。
“别来烦我!”
再有耐心的父母也不可能全天候地围着孩子转,他们有时也需要自己的独立空间。这时,某些家长往往就会用“别来烦我”或者“我在忙呢”来搪塞孩子。然而,如果这句话被滥用,孩子在心里就会逐渐认定找你是没用的,因为你“永远在忙”。不少家长在孩子长大了以后会抱怨,说孩子怎么什么事都藏着掖着,从来不和他们讲,说不定毛病就出在这里。
解决这类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和孩子确立一定的界限意识,简单来说就是从小要让孩子明白父母不是一直都有空的,他们也有自己想做的事情。假如孩子有什么事的话,千万不要简单粗暴地说“在忙”,而是和他们说清楚自己现在走不开,但是等事情搞定以后一定会去陪他。
“别哭,哭什么哭”
在幼儿阶段,由于缺乏一定的自控能力以及足够的表达能力,孩子很容易因为某件小事而哭地梨花带雨、不能自已。有时因为小孩光顾着哭,也不说自己为啥泪流满面,家长就会变得不厌其烦而言辞激烈地想要制止这种无意义的行为。然而,这样说往往只会起到反效果,孩子们反而会错误地以为他们不能悲伤。长此以往,轻则变得无法正确抒发自己的情绪,重则变得铁石心肠、莫得感情。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主要还是探寻孩子哭的根源,家长可以尝试推测孩子哭泣的理由。比如“是不是因为菜太咸了”或者“小张不跟你一起玩了,所以不高兴了是不是”,慢慢地孩子就会理解哭是没有用的,从而逐渐学会直抒胸臆、开门见山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
“你好XX啊”/“你怎么那么XX”
有时候家长心一急就会对孩子说“你好菜啊”或者“你怎么那么蠢,这都教不会”,虽然实际上家长在说的时候更多只是一种心里发泄,并没有打心眼里觉得自家孩子一塌糊涂,但是在孩子心里这种贴标签式的话往往会深深地印在他们的脑海里。久而久之,他们就会真的觉得自己很菜或者笨地无可救药了。
一种更为对症下药的办法是指出孩子具体哪里做得不对并且鼓励孩子改正,比如“哎呀这道题错了,我们能不能再试着做一次呢?”即使孩子真的做了好几遍都没搞懂,家长也应该慢慢地引导他们找到正确答案,而不是从人格上打压孩子。
“慢死了,动作快点”
相信不少父母都有过“皇帝不急太监急”的惨痛经历,比如快出门了,孩子还在磨蹭穿衣服、找袜子,或者做作业的时候简简单单的加减法,孩子却磨洋工磨了大半个小时才做了一两道题。这时,家长难免会变得急躁,希望通过言语来敦促孩子快一点。
如果你经常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这种不耐烦,那么要小心了,你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很可能是歇斯底里的。事实上,“快点”之类的话顶多只会让孩子产生内疚,并不能真的加快他们的速度。所以,如果真的遇上时间不够用的场合,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还是和孩子一起合力把事情做完。
“看看别人家的孩子”
家长有时会情不自禁地拿自家小孩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如果自己家那小主更胜一筹,那自然是岁月静好、自己一个人暗爽。但要是别人家的孩子更优秀的话,难免会气不打一处来从而责怪自己的孩子,说出类似“别人家孩子考99,你怎么才考74啊”的话。殊不知这种比较句对孩子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孩子会认为自己的努力得不到认可从而打消自信心,更有甚者会产生逆反心理。
在教育这件事上,鼓励有时要比批评有用的多。父母可以试着多发现自己孩子的闪光点,给予孩子更多的信心和动力。比如,“哇上次70这次74进步了4分呢,我们下次继续努力好不好?”
“你信不信我打你”
相信不少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品尝过一道上海的名菜,“竹笋拷肉”,香气四溢的五花肉,再配以当季鲜嫩的春笋……好吧,我们说的其实是打屁股。当然,现在的家长更多只是将“打啊”、“抽啊”挂在嘴边,并不会真的付诸行动。但是,这种威胁性的话语本质上还是有问题的。简单来说,如果你每次只是光说不练,那么时间一长孩子就会看穿你的套路,从此就对这种威胁完全免疫。
当然,我们并不会鼓吹家长真的郎心如铁对孩子下狠手,实行被全社会嗤之以鼻的棍棒教育。 心理研究表明,年幼的孩子在长记性方面确实不行,不论家长用什么方法教育,他们确实倾向于犯同样的错误,所以家长此时更需要耐心。而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家长则需要采取灵活一些的策略,像是转移其注意力或者让孩子冷静冷静以反思自己的行为,这些都比纯粹的威胁要有用的多。
“你真棒”/“你真了不起”
这句估计会让绝大多数家长大跌眼镜、满脸黑人问号。毕竟,谁不喜欢被彩虹屁夸一夸呢?但是,夸奖也是讲究方式方法的。如果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家长都来一句“好孩子”或者“你真的很不错”,那么时间长了这句夸奖就失去了其意义,孩子甚至会觉得家长是不是在敷衍他。
真正有效的夸奖应该是对症下药、精确制导的。比如你家宝宝每天好几杯牛奶“哐当哐当”下肚的,这种时候就没必要夸奖孩子把牛奶喝完。反过来,假如你家娃向来滴奶不沾,突然有一天喝了一大杯,这倒是值得一两句赞美的。另外夸的时候,最好也要夸到点子上,比如孩子画了一幅画,有些家长可能会说“呀,画得真好看”,这样就夸得没有灵魂。更好的选择是指出孩子具体哪里做得好,比如“我喜欢这个颜色搭配”或者“这个小猫画得真别致。
[封面图片来自Pexels; 其余图片来自百度]